本文目录一览:
- 1、黑客是如何发现系统漏洞的,系统为什么会有漏洞?
- 2、黑客是如何发现一个程序的漏洞的?他们又不知道源代码,反编译看汇编吗?哪太多了吧?
- 3、他们在黑客发现自身产品的漏洞后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检查和完善
- 4、黑客是怎样发现操作系统漏洞,并攻破别人电脑的?简单原理是什么
- 5、黑客是通过什么漏洞入侵电脑的!怎么发现漏洞的
- 6、请问黑客是如何侵入有漏洞的电脑的?
黑客是如何发现系统漏洞的,系统为什么会有漏洞?
不要为难微软,毕竟微软写WINDOWS的家伙们也都是人,虽然不是中国人。
只要是人做出来的东西,就没有完美的,所以有问题也不奇怪。
这就好像一个打字员打了一篇稿子,打字员本身发现错字的可能性很小,倒是别人一眼就可以看到打字员打错的字。
虽然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但真的是这样。(以前我打字的时候就发现不到自己的错字)
至于你的问题,微软当初在编写系统的时候为什么不知道有漏洞?
回答:很多所谓的漏洞都不算是漏洞,都是正常的数据值,所以不容易被发现。
举个例子,在检测一些ASP网站的时候,会用到1=1OR1=2之类的语句,
这本身是ASP的一种正常的程序语句,但是到了黑客手中,就成了检测ASP网站的重要检查项目,
黑客会根据检测网站返回的数据值,而得到大量的信息。
有的黑客可以自己发现漏洞,他们是靠什么技术发现的?
回答:说实话,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问题很好。
黑客一词,在以前的时候,是用来形容懂得计算机编程,拥有很好的计算机技术并且热心于钻研计算机技术的人
对于这种人,发现一些漏洞也是很正常的,就好像WIN2000的输入法漏洞,就是中国人发现的。
其实只要你用某种系统习惯了,也会发现很多漏洞。比如XP,现在盗版的XP漏洞很多,只要你细心点,
你就会发现很多的XP漏洞。
黑客是如何发现一个程序的漏洞的?他们又不知道源代码,反编译看汇编吗?哪太多了吧?
极快?基本上很难,大部分入侵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想要极快就入侵一个系统的话基本上就是以前做过,有相关的经验可循,不然不会非常快的
他们在黑客发现自身产品的漏洞后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检查和完善
重新安装系统 硬盘全部格式化 不要留下 任何东西 一般黑客只要你没有全部格式化 台式电脑的话重新刷主板,在换个网卡。
网络安全漏洞的发现与解决。
1 主机和网络设备安全漏洞。主机和设备漏洞扫描可以通过评估工具以远程扫描的方式对评估范围内的系统和网络进行安全扫描。通过扫描发现网络结构、网络设备、服务器主机、数据和用户账号/口令等安全对象目标存在的安全风险、漏洞和威胁,并对检查出来的弱口令、高风险漏洞进行手工验证。系统安全扫描在完成扫描后提交扫描结果、汇总表和报告,由安全服务厂家技术人员将现场协助对扫描结果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技术建议,并追踪漏洞漏洞修复情况,漏洞修复之后进行再次扫描验证漏洞是否修复,通过周期性循环此环节解决主机和网络设备安全问题。
2 Web安全漏洞。Web安全可通过安全设备和人工渗透测试两种方式主动探测查找出安全漏洞,然后通知相关负责人进行漏洞修复进行解决。使用Web安全扫描设备对网站资产开展周期性安全扫描、对扫描出漏洞进行漏洞验证,确认漏洞是否存在。对漏洞整改提出可落地的漏洞修复建议。对网站资产开展定期渗透测试,深度全面发现各类网站漏洞,确保网站资产安全。Web渗透测试则遵循明确的测试方案,从主机设备、网络协议、web应用、手机APP、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渗透测试,在确保覆盖年度owasptop10等主流类型的网站漏洞基础上检测出更多类型的漏洞。
3 App安全漏洞。APP安全采用安全专家与半智能化工具相结合的服务方式,主动发现应用(包括Android和IOS)存在的安全风险和漏洞,漏洞发现主要从源代码保护,身份鉴别,权限管理,会话管理、数据存储安全、敏感信息安全、数据传输安全、异常处理、日志审计等方面进行APP安全检测发现,针对发现的漏洞提出合理整改意见,协助开发厂商对应用进行加固与修复,持续优化移动应用安全风险管控体系。
4 新业务安全漏洞。上述安全测均是基于现有存在的业务的安全解决,由于线上业务在进行安全测试需要考虑到业务的稳定性,部分漏洞无法进行很好的安全测试,由此对于新上线的业务应从上线之前进行安全漏洞的彻底排除。新上线业务可将业务部署到执行的仿真业务测试环境中,有测试方提供较高权限的账号和权限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测试,在此方案下解决上线之前解决安全问题,保护客户资产。
黑客是怎样发现操作系统漏洞,并攻破别人电脑的?简单原理是什么
简单一点是先用扫描,当然高手的话用思维是可以判断,不过需要很多经验得知,结合系统漏洞,然后攻击,我们称之攻击为“溢出”,英文称“Overflow”,也有少数称为0DAY,然后结合相关的扫描发现漏洞进行攻击,攻击得到SHELL“即系统权根”,然后上传后门,清理日志……
一句话,通往别人的电脑很多条路……
黑客是通过什么漏洞入侵电脑的!怎么发现漏洞的
1 端口,某些特殊端口 我感觉就是一个端口就是一个服务,比如21 你开了 就说明你开了FTP
2 补丁,某些特狠的漏洞 系统的漏洞 很容易被入侵
3 口令,空口令 弱口令
4 病毒,远程控制类的 ,键盘记录类的。
请问黑客是如何侵入有漏洞的电脑的?
从1988年开始,位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CERT CC(计算机紧急响应小组协调中心)就开始调查入侵者的活动。CERT CC给出一些关于最新入侵者攻击方式的趋势。
趋势一:攻击过程的自动化与攻击工具的快速更新
攻击工具的自动化程度继续不断增强。自动化攻击涉及到的四个阶段都发生了变化。
1.扫描潜在的受害者。从1997年起开始出现大量的扫描活动。目前,新的扫描工具利用更先进的扫描技术,变得更加有威力,并且提高了速度。
2.入侵具有漏洞的系统。以前,对具有漏洞的系统的攻击是发生在大范围的扫描之后的。现在,攻击工具已经将对漏洞的入侵设计成为扫描活动的一部分,这样大大加快了入侵的速度。
3.攻击扩散。2000年之前,攻击工具需要一个人来发起其余的攻击过程。现在,攻击工具能够自动发起新的攻击过程。例如红色代码和Nimda病毒这些工具就在18个小时之内传遍了全球。
4.攻击工具的协同管理。自从1999年起,随着分布式攻击工具的产生,攻击者能够对大量分布在Internet之上的攻击工具发起攻击。现在,攻击者能够更加有效地发起一个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协同功能利用了大量大众化的协议如IRC(Internet Relay Chat)、IR(Instant Message)等的功能。
趋势二:攻击工具的不断复杂化
攻击工具的编写者采用了比以前更加先进的技术。攻击工具的特征码越来越难以通过分析来发现,并且越来越难以通过基于特征码的检测系统发现,例如防病毒软件和入侵检测系统。当今攻击工具的三个重要特点是反检测功能,动态行为特点以及攻击工具的模块化。
1.反检测。攻击者采用了能够隐藏攻击工具的技术。这使得安全专家想要通过各种分析方法来判断新的攻击的过程变得更加困难和耗时。
2.动态行为。以前的攻击工具按照预定的单一步骤发起进攻。现在的自动攻击工具能够按照不同的方法更改它们的特征,如随机选择、预定的决策路径或者通过入侵者直接的控制。
3.攻击工具的模块化。和以前攻击工具仅仅实现一种攻击相比,新的攻击工具能够通过升级或者对部分模块的替换完成快速更改。而且,攻击工具能够在越来越多的平台上运行。例如,许多攻击工具采用了标准的协议如IRC和HTTP进行数据和命令的传输,这样,想要从正常的网络流量中分析出攻击特征就更加困难了。
趋势三:漏洞发现得更快
每一年报告给CERT/CC的漏洞数量都成倍增长。CERT/CC公布的漏洞数据2000年为1090个,2001年为2437个,2002年已经增加至4129个,就是说每天都有十几个新的漏洞被发现。可以想象,对于管理员来说想要跟上补丁的步伐是很困难的。而且,入侵者往往能够在软件厂商修补这些漏洞之前首先发现这些漏洞。随着发现漏洞的工具的自动化趋势,留给用户打补丁的时间越来越短。尤其是缓冲区溢出类型的漏洞,其危害性非常大而又无处不在,是计算机安全的最大的威胁。在CERT和其它国际性网络安全机构的调查中,这种类型的漏洞是对服务器造成后果最严重的。
趋势四:渗透防火墙
我们常常依赖防火墙提供一个安全的主要边界保护。但是情况是:
* 已经存在一些绕过典型防火墙配置的技术,如IPP(the Internet Printing Protocol)和WebDAV(Web-based Distributed Authoring and Versioning)
* 一些标榜是“防火墙适用”的协议实际上设计为能够绕过典型防火墙的配置。
特定特征的“移动代码”(如ActiveX控件,Java和JavaScript)使得保护存在漏洞的系统以及发现恶意的软件更加困难。
另外,随着Internet网络上计算机的不断增长,所有计算机之间存在很强的依存性。一旦某些计算机遭到了入侵,它就有可能成为入侵者的栖息地和跳板,作为进一步攻击的工具。对于网络基础架构如DNS系统、路由器的攻击也越来越成为严重的安全威胁。
采用主动防御措施应对新一代网络攻击
“红色代码”蠕虫病毒在因特网上传播的最初九小时内就感染了超过250,000个计算机系统。该感染导致的代价以每天2亿美元飞速增长,最终损失高达26亿美元。“红色代码”,“红色代码II”,及“尼姆达”、“求职信”快速传播的威胁显示出现有的网络防御的严重的局限性。市场上大多数的入侵检测系统是简单的,对网络中新出现的、未知的、通常称做“瞬时攻击:Zero-day Attack”的威胁没有足够防御手段。
黑客的“机会之窗”
目前大多数的入侵检测系统是有局限性的,因为它们使用特征码去进行辨别是否存在攻击行为。这些系统采用这种方式对特定的攻击模式进行监视。它们基于贮存在其数据库里的识别信息:类似于防病毒软件检查已知病毒的方式。这意味着这些系统只能检测他们已经编入识别程序的特定的攻击。因为“瞬时攻击”是新出现的,尚未被广泛认识,所以在新的特征码被开发出来,并且进行安装和配置等这些过程之前,它们就能绕过这些安全系统。实际上,仅仅需要对已知的攻击方式进行稍微的修改,这些系统就不会认识这些攻击方式了,从而给入侵者提供了避开基于特征码的防御系统的手段。
从新的攻击的发动到开发新的特征码的这段时间,是一个危险的“机会之窗”,许多的网络会被攻破。这时候许多快速的入侵工具会被设计开发出来,网络很容易受到攻击。下图举例说明了为什么大多数的安全产品在该时期内实际上是无效的。CERT组织研制的这个图表说明了一个网络攻击的典型的生命周期。该曲线的波峰就在攻击的首次袭击之后,这是大多数安全产品最终开始提供保护的时候。然而“瞬时攻击”是那些最老练的黑客在最早期阶段重点展开的。
同时,现在那些快速进行的攻击利用了广泛使用的计算机软件中的安全漏洞来造成分布更广的破坏。仅仅使用几行代码,他们就能编写一个蠕虫渗透到计算机网络中,通过共享账号克隆自己,然后开始攻击你的同伴和用户的网络。使用这种方式,在厂商开发出特征码并将其分发到用户的这段时间内,“尼姆达蠕虫”仅仅在美国就传播到了超过100,000的网络站点。这些分发机制使“瞬间攻击”像SirCam和Love Bug两种病毒分别席卷了230万和4000万的计算机,而不需要多少人为干预。其中有些攻击甚至还通过安装一个后门来为以后的破坏建立基础,该后门允许对手、黑客和其他未获授权的用户访问一个组织重要的数据和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