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那神经衰弱可以治愈吗?我是长期有抑郁症和强迫症,很多年了,我现在就是容易疲劳头晕,有胃溃疡,荨麻疹
- 2、各位师兄,发出真实之出离心与相似出离心或是假出离心有何区别,在家人以什么样的发心来对待生活和学习?
- 3、各位师兄,能否推荐一下与《故道白云》《空谷幽兰》相似的书
那神经衰弱可以治愈吗?我是长期有抑郁症和强迫症,很多年了,我现在就是容易疲劳头晕,有胃溃疡,荨麻疹
过度的脑力、体力劳动,都会导致神经衰弱,也与你的体质有关,就是神经衰弱体质,表现在肌肉不结实,易多虑,细心、认真,办事用心。特别是工作环境对你影响很大。虽然是功能障碍,但日久会形成器质性病变。已经影响到你的心血管系统以及其他系统,要尽快食疗和药物治疗,否则其伤害真是不可逆转。
各位师兄,发出真实之出离心与相似出离心或是假出离心有何区别,在家人以什么样的发心来对待生活和学习?
宗萨仁波切谈出离心
在佛教里,出离有很多种含义和解释,我遇到的很多人都把佛教的出离理解为远离人世,就像悉达多太子曾经做过的那样,不过这种解释容易把尚未准备好的人吓跑,佛陀并不打算剃光每个追随者的脑袋。
对于生活在城市里,喝桶装水,每天坐地铁上下班的人来说,悉达多的出离在多数时候只能是一种遥远的梦想。他们可能并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如果你想修行佛法的话,你可能只能在这样的环境里修,在地铁里,在公司里,在下班的路上,在晚饭之后。但你同样可以出离,要知道,出离心并不只有一种表现形式。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是否具有出离心,可以以这种方法检验:在过去对你很重要的一件事,现在是否对你一点都不重要,过去可以轻易激怒你的事,现在你是否毫不在乎。如果是的话,那么你就从这里出离了。你需要出离的东西很多,并不只是不抽烟不喝酒或不打牌,那只是开始。
所谓出离,就是不再执着过去执着的事物。当你不再执着一件事物或一种习惯,它就失去了指挥摆布你的能力。你也就获得了自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你必须出离所有的事物,才能获得彻底的自由,我这里所说的所有的事物当然不止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也包括很多细微的东西。
例如,如果你看到一个观点,这个观点令你不舒服,那么说明你执着于一个相反的观点。这个观点奴役着你,所以你会不舒服。这样的事情也应该出离。不管这个相反的观点正确与否,或是谁所说,如果他可以让你不舒服,那你已经被攻陷,你都应该从那里出离。
应该指出的是,佛教所有的观点都是为了破除另一些观点而出现,但它不应该成为你的新主人。你也许经常会变得很生气,那是因为你的生活里总是出现与你所预期的相反的东西。
例如,你请的临时工可能让你非常不舒服,仅仅是因为她擦桌子的方式与你不同,你很不喜欢她那种看上去非常笨拙的擦法。甚至有时候你在街上看见一些打扮夸张把头发染成绿色的人也会生气。那是因为你执着于古老的审美观。
要摆脱这种不爽的心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你改变心态,不再执着于每个人必须按照你的方式去做事的想法。还有一个就是换一个擦桌子的方式和你所期待的一样的临时工。
很显然,前者是一劳永逸的方法(佛教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后者只能暂时解决问题,你可能必须不断地更换临时工(这也是很多人不断更换老公的原因)。你可能花了很多时间找到一个照你说的方式去擦桌子的临时工,但你很快会发现,她上厕所的时候居然忘了冲马桶。
因此,试图以改变外在的世界来追求完美是徒劳无功的。永远会有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把毫无准备的你激怒。你有多少执着,就有多少痛苦,要摆脱痛苦,你必须从所有的执着里出离。当你生气的时候你应该看一下自己的心,为什么会生气。是否因为出现了与你期待正相反的东西。你的期待,就是你所执着的东西。
佛陀不会被任何事情激怒,因为他出离了所有的执着。你可能因为任何事情生气,你可能因为公共汽车开的太慢而生气,可能因为找不到所需要的东西而生气(她把东西放哪了?她总是乱放东西),甚至可能因为你想让他生气的人不生气而生气。这说明你非常脆弱。你很容易被激怒。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修行之后,你可能还是未能了悟空性,也不知道金刚经在说什么。但你还是和过去有所不同,过去你是个追求完美的人,而现在你已经可以容许很多不完美的事在自己的生活中出现。例如,你可以吃一道比较咸的菜而不会抱怨。
所谓完美主义者,也就是说,你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要达到你所希望的样子,你希望住在墙壁是天蓝色的屋子里(如果不是,你就会睡不着觉),你不喝桶装水之外的任何水,你希望用自己喜欢的杯子喝茶,希望茶的味道不要太浓也不要太淡。
做一个完美主义者的坏处就是,你会经常痛苦,因为这个世界上多数事情都不会轻易俯首听命,它们不会事事顺着你。要让他们达到你所希望的样子,你必须花很多时间。很多人试图创造完美的世界,不过他们最终都被证明失败了。事实上,只要把你的心稍作调整,一切都会很完美。
你之所以看到的是一个不完美的世界,是因为你有各种执着和不切实际的期待,如果你可以从这里出离,你会变得非常强大,你不再坚持必须住在有蓝色墙壁的屋子里,不再坚持必须喝桶装水,不再坚持必须用自己喜欢的杯子喝水,不再坚持茶的味道必须不浓不淡。
如果你出离了所有的执着,那么你就会变得非常自由,没有任何事情可以激怒你或伤害你。
佛教徒几年之后,你也许可以轻而易举的出离很多过去无法出离的东西,你变的不再关心那些被认为很世俗的事物。
你不再翻阅汽车杂志,也不再留意开过你身边的车是法拉利还是奥迪。不再关心精品购物杂志里那些漂亮的衣服和背包,不再关心哪家购物中心正在打折,也不再经常更新你的QQ版本。你甚至可以不需要肉食也可以不再抽烟。
可以说,你在这些方面出离的很好,你确实出离了一些东西。但是你可能会被另一些东西控制住,例如,你从肉食出离,却走进了素食。你开始执著于素食,甚至认为肉食不洁,那些吃肉的人也会引发你的反感和敌视,这个时候,你应该从素食出离。你执著于吃素,而执著的直接结果就是制造出各种有害情绪,比如敌视。
同样的,你可能不再关心张曼玉的新欢是黑人还是白人,不再关心最新款法拉利,也不再关心今秋流行的鞋的款式,但是你开始关心另一些东西,你开始关心如何弄到纯天然的红珊瑚佛珠,开始搜集各种佛像,开始关心高僧们的八卦,这表示你的出离并不彻底。你只是从一个笼子钻到另一个笼子里而已。真正拥有出离心的标准就是,你可以随时抛弃任何你熟悉的东西,你可以走出任何你习惯的场景。不会有犹豫,不会有不舍。如果你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你可以说你的出离心很完美。具有出离心的人可以接受任何改变,他不会因为任何事情而愤怒。记住,我说的是任何事情,不光是那些很世俗的事情,也包括那些你认为很神圣的事情,例如,拜佛的动作。我们经常因为改变而生气,因为改变通常是对我们已经习惯的东西的冒犯。如果你还会被某件事情激怒,那说明你在那件事情上尚未出离。这些事情可能是对你来说比较重要的事情,你可能不会因为那些小事而动怒,但是一旦涉及你所认为的大事,你就可以了解到你是否具有出离心。如果你是一个爱车族,在早上发现你的车被划了,你是否可以无动于衷。如果别人打碎了你家的窗户,你可能会无所谓,因为那对你来说并不特别重要,但是,如果打碎的是你的面子,可能就有所不同了。你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你最需要出离的对象。但是,它往往是你最不希望出离和最难出离的东西,但你还是要出离。有时候,细节可以看出你的出离是否彻底,例如,你是否会因为有人不喜欢你所喜欢的猫咪而不快,你是否因为某人习惯于乱放牙刷而烦恼。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可以用来判断你的出离心。如果你彻底的出离,你就不应该有任何烦恼,因为你抛弃了所有的执著。你不会因为有人告诉你她不喜欢你的猫而生气,也不会因为有人乱放牙刷而烦恼。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你该抛弃的是对一切的执著,而不是一切。拥有出离心并不表示你要离家出走,或者把财产全部捐出去。出离并不表示你一定要过密勒日巴那样的生活。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出离同时也意味着如果要你去过密勒日巴的生活,你也不会推脱拒绝。以前有一位成就者,有一天一位客人前来拜访,不过那位客人显然对成就者所住的房子有些惊讶,他认为他住的房子过于豪华,那位客人并没有打算把自己的疑惑藏在心里,他直接告诉了那位成就者他的疑惑,他说:我听说您是一位舍弃今生者,但是看着你屋子里的那些东西,我觉得您似乎并不太符合舍弃今生的标准。
那位成就者微微一笑:舍弃一切并不意味着你我要象密勒日巴那样生活,虽然我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但我早已没有了对这些东西的执著,我随时可以走出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出离心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可怕,你无需担心它会剥夺你的财产,或者会剔光你的头,让你和家人生离死别。你不必担心失去任何东西,你需要放弃的,仅仅是执著,放弃这些对你没有任何坏处,他只会使你更自由。但是放弃这些并不象我说的那么容易,它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一些技巧,和一个懂得如何让你放弃这些的老师。
出离心是勇敢的心(达真堪布)
为什么我们现在学修的这么难,总是反反复复、断断续续、时好时坏的?就是因为没有真正的出离心。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界限就是出离心。在相续中没有出离心之前,无论修什么都属于轮回的法,都属于世间的法。相续中有出离心以后,才是出世间的法。
什么是出离心?对轮回、对世间法没有丝毫的贪恋、留恋之心,然后能够认真地去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放弃,但是放下了;不逃避,从而敢于面对。这才是真正的出离心。没有贪恋之心,这叫放下;能够承担责任和义务,这叫不放弃。你真正有出离心的时候,不会逃避现实,也不会放弃任何事情,你能够放下世间琐事、世间八法,但不是放弃这些。现在很多学佛的人都是越学越傻、越学越糊涂,越学越懒惰了,什么也不愿意想,什么也不愿意做。这不是放下,是放弃;不是智慧,是愚痴;这不是轻松自在,这是懈怠懒惰。你是在学佛吗?佛是在做人的基础上修成的,连人都没有做好,怎么能做佛呢?
出离心不是逃避心,它是一种勇敢的心、敢于面对的心,在一切境界面前都不会害怕、不会畏惧。很多人将“出离”和“逃避”等同了,将“放下”和“放弃”混淆了,这都是颠倒而持,这也是在家学佛人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觉得人太苦恼了、太累了,就想逃避。不管家、不管孩子、不管亲朋好友,只知道念佛磕头,还以为自己有出离心,全都放下了。这不是放下,是放弃!还有的人嫌家里太闹了,要到寺院里修。这不是出离,是逃避!逃避能行吗?逃避本身就是个过错,你能逃避得了吗?心里面没有放下,身体离开了也没有用。你看看,如果没有慈悲心、没有智慧,你到了寺院也一样,还会有看不惯的事,还会有看不起的人,一样有烦恼、有痛苦。如果没有把握住自己的心,到哪里都会没事找事。我们现在就是不敢面对、不敢承担,就害怕有烦恼、有责任、有负担,所以都在逃避,这样不可能达到圆满。逃避就是轮回的因,逃避超不出轮回,逃避是一种放弃,是一种罪过!不是有了出离心就要离开家、放弃工作。有出离心的人是要从心里放下,真能放下的时候,不会舍弃一个人,也不会放弃一件事。
放下是解脱,放弃是罪过,这些一定要分清楚。放下是从心里放下,不管面对什么,不追求也不拒绝,看着缘起缘灭、来来往往,保持一颗如如不动的心。真空离不开妙有,妙有离不开真空;相离不开空,空离不开相。要放下,这是真空;不能放弃,这是妙有。不放弃一个众生、不失去一个众生,这叫慈悲心。放下了一切众生,不放弃一个众生,这才是大慈大悲、大彻大悟。该拿的时候拿得起,该放的时候放得下。你真正能够放下了之后,就不可能逃避任何事情,你的头脑会越来越清醒、行为会越来越勤奋,会用更好的方式待人处事。那个时候,一切处都是好处,都是净土;一切人都是好人,都是佛;一切事都是好事,都是修行。当你真正看破、放下的时候,才不受因果,不会痛苦。之前都会受因果,受因果就有烦恼,有烦恼就有痛苦。
放下了才不会失去,才会得到。真正从心里放下了,你的心自在了,一切都自在,那个时候不生不灭,你的心是你自己,一切一切都是你自己,整个宇宙、整个法界都是你的。如果你放不下、还执着、牵挂的话,你一切一切都要放弃,什么都得不到,因为你的心没有自在,那个时候一切都不是你的。如果你的心自在了,心无边无际,无处不在,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自己把握住了,想放开可以放开,想收回来可以收回来。现在你的心不是你自己的,是别人的!你活在别人的眼光下,为别人活着,把握不住自己的心,总随外境转动,没有自由,所以活得累。
无有挂碍的时候,才没有恐惧,才敢面对、敢承担。对世间、对轮回不会有丝毫的贪图和留恋,无所挂碍,无所恐惧,这个心是真正的出离心。我们要通过观修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这些四外加行的基础修法,刻意发这个心,才能发出出离心。“发”和“发出来”不一样,发是一种刻意的;发出来了,那个时候不是刻意的,是一种自然轻松的状态。出离心发出来以后,你不用特意发,相续中自然而然就会有这个念头、想法,而且特别地强烈。
出离心是一切佛法的基础,一定要好好地学、修,把真正的出离心修出来。要去面对,不能想着逃避。什么是敢面对?敢承担?把这个“我”忘掉,一切随缘,别追求,别拒绝,就行了。不管好坏,任何时候都不动心,心不随境转,这才是真正有修行。
各位师兄,能否推荐一下与《故道白云》《空谷幽兰》相似的书
比尔波特的还有几本书《心经》、《禅的行囊》也很好。宗萨仁波切的《朝圣》也是佛法和游记综合在一起的。或者林清玄的一些散文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