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他还只是个孩子,请千万别放过他
-1-
隔壁家的阿姨带着小孩儿到我家串门,画了两天的水彩画就快完工了发现红色颜料不够,我打了声招呼便出门买颜料了。
到家后回到房间发现,我的画被撕了,没错,我辛苦画了两天的水彩画被撕碎了扔在地上,撕画的人就是隔壁家的熊孩子。我顿时无法抑制内心的怒火跑去找他理论,结果他妈妈简单批评几句后说: “孩子才5岁,啥也不懂,你别怪他,再重新画一副就好了。” 那熊孩子朝我嘚瑟地吐舌头。我更生气了,孩子小不懂事?所以我是大人我要原谅他否则就是我不懂事?
凭什么?你的孩子不懂事所以别人就应该为他犯的错误买单?
-2-
前几天的一条新闻让我觉得匪夷所思,浙江仙华派出所接到一个报案,称他们一家被人以“中央公安”要求协助调查黑客的名义骗走10多万元。明明(化名)妈妈哭着和警察说,丈夫是残疾人没有劳动能力,这个家全靠她在服装厂打工维持生计,辛辛苦苦存下的10多万是他们几乎全部的积蓄,请一定要帮助他们把凶手捉拿归案。
调查结果却让他们夫妻二人大为震惊,所谓的凶手竟然是自己年仅11岁的儿子。
自2016年6、7月起,明明就开始沉迷网络游戏,9月中旬明明妈妈收到一条来自“中央公安”的短信,称明明涉嫌一起黑客案件,让儿子立即辍学在家协助调查。开始还持怀疑态度的明明妈妈看到对方说可用卫星监控观察他们家的一举一动并真的发来他们家的生活照片时便信以为真。
此后“中央公安”要求明明妈妈绑定数张银行卡与支付宝,并三天两头以调查的名义要求往卡里存钱,后来卡里的存款所剩无几甚至开始变卖家当。直到后来听邻居说起类似的诈骗案件才想到自己可能被骗了去报警。
原来所有这一切全是自己儿子策划的,为了辍学在家打游戏,父母存在卡里的钱他都拿来充值游戏和买装备了。得知父母没钱后竟然以公安的名义要求变卖电脑手机、办理贷款。
我只想说:警察叔叔,这样的熊孩子恶劣行为,请不要放过他。
-3-
突然想起几个月前一个微博热门的视频,一位妈妈带着自己5岁的儿子在餐厅吃饭,因为孩子贪玩踢了邻座刚刚失恋的女大学生一脚被姑娘骂了一句。孩子见母亲没有反应又狠狠踢了姑娘一脚,姑娘再也坐不住了站起来骂了孩子一声,孩子妈妈竟然拎起凳子朝姑娘的头部砸去,口里还骂着类似孩子小不懂包容,大学生没教养的话。网友在评论区一下子就炸了锅,纷纷指责母亲不讲道理给孩子树立了坏榜样,然而也有网友骂女生不懂事太小气。
要我说,这位母亲,您可真厉害,您不去评选最佳文明市民可真可惜了您这样厉害的身手和教育别人摆正三观的精神。
-4-
妹妹是一名幼师,前段时间和她通话发现她情绪低落,问她原因才知道她在学校处理一件棘手的事情。班里一个小朋友回家说幼儿园老师掐他的手,打骂他,家长跑来学校质问,正在协助警方调查。园里所有老师包括院长都挤在门卫室里看监控录像,整整一个星期天都没查出个所以然。家人执意要给个说法,除了孩子手上的淤青却无真凭实据,很是让人头疼,那个月这事被闹得沸沸扬扬,对幼儿园负面影响很大,所有老师的情绪都像紧绷的玄,一触即断。
妹妹班里的老师甚至遭到了辱骂,质疑,有人说她们枉为人师,有人觉得她们品行恶劣,几度面临被开除的风险。整整一个月妹妹瘦了8斤,还因压力太大睡不着身体不适去医院看病,她说“姐,澄清不了了,我辞职吧。”“你又没错为什么要辞职,身正不怕影子斜,辞职了就更说不清楚了。”
后来的调查结果令孩子家长无话可说,被打骂完全是孩子自己编的,淤青是自己撞的,觉得好玩所以嫁祸给了老师。
这件事到后来尽管澄清了事实,还是有很多人因为不被信任大失所望辞职离开。
类似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被小学生污蔑性侵背负“强奸犯”骂名整整50余年,劳改十年身败名裂直到古稀的汪康老师;在餐厅吃火锅被孩子端起火锅浇到脸上至毁容的年轻花季女孩儿;被4岁哥哥拿502胶水滴进眼睛里险些失明的10个月大的男婴;因为恶作剧把车牌号蒙住被交警扣12分的出租司机;10岁熊孩子离开飞机时辱骂乘务员遭机组拒载导致航班延误6个小时的厦门航空;江阴市因为两个熊孩子无聊从24楼抛下砖头砸死的新娘……
这些事件每一桩想起来都令人不寒而栗,每一件事如果放在成年人身上都不可饶恕。作出如此令人发指的事情责任到底在于谁?我想这和孩子的教育脱不了干系。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没有人天生就是熊孩子,也没有人天生就会做坏事,这些都是后天养成的坏毛病。 有多少熊孩子都是因为熊父母在背后壮胆,望所有的熊父母都能管好自己的熊孩子,摆好自己的影子。
-5-
孩子不能因为年纪小而成为他犯错不用承担责任的理由和挡箭牌,一旦他的潜意识里有了他犯错可以凭借小不懂事为由便能得到原谅的意识,那以后也可以大胆为所欲为了,反正最终都会得到大家的原谅。
正因为小,所以才更不能原谅,必须纠正他的错误和不好的习惯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长,否则熊孩子永远都是熊孩子。
孩子往往也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在他身上能反映你的每一个侧面,都说大人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家长是什么样子,以什么样的方式教育孩子给他们灌输怎样的三观,孩子往往也就是什么样子。所以在您孩子犯错的时候请别再拿孩子小不懂事来作为说辞,更别和我说“等你有了孩子,你就……”的话,抱歉我还没有孩子,如果我有孩子了,我也不会像您这般偏袒我的孩子, 我的孩子如果犯了严重的错误那就把他上交给国家好了。
而您需要做的是让他为自己的错误承当相应的责任,否则他永远都意识不到问题所在。
嗯,他还只是个孩子,请不要放过他。
END
如果你也认同我的观点,给我留一个❤吧
中国天才小黑客,8岁写代码,曾用1元买2500元物品,他如今怎么样?
从古至今,我们向来都很是推崇天才,由于天才与常人不同,他们只需愿意付出努力,常常能够到达普通人一辈子也难以到达的成就。在古代社会,天才常常是那些在少年时期便通晓诗词,或者是一些在数学方面有所天赋的孩子。可时间一转,忽而到了今日,天才曾经不只仅局限于会吟诗、懂数学的孩子。在这样一个互联网时期,我们这个时期的天才便与互联网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络。据悉,我国曾经呈现了一位年龄最小的天才黑客,从8岁开端,他就能够写一些代码,在他13岁时,以至只用了1元钱就买到了价值2500元的商品,这样一个天才般的小黑客终究有什么来历呢?
这个天才黑客叫做汪正扬,他是一个零零后,虽然年龄小,可是他能做到的事情却并不普通。在十余年前,网络游戏还不像如今这样层出不穷,孩子们大多沉浸在“偷菜”的快乐里。可玩了一段时间的“偷菜”游戏之后,汪正扬开端觉得本人有些玩腻了,于是开端寻觅新的可以让他开心的方式。普通这个时分,别的孩子或许会找到一种新的游戏来替代“偷菜”游戏,可是汪正扬却遭到了电脑游戏的启示,开端对电脑产生了激烈的兴味,于是不久之后,他自主的编写出了一个小程序。在今天,我们常常谈论程序员,也有很多人学习编程专业,可是关于一个8岁的孩子来说,可以本人编写小程序曾经是超乎寻常。
渐渐的,汪正扬还开端兴办了一个属于本人的网站,为了可以更好地来运用网络,他以至将本人省吃俭用的零花钱拿去买了一个网站主机。在尔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汪正扬便不再痴迷于玩四周同窗们沉浸的小游戏,而是本人每天写写代码,以此取得快乐。当时的汪正扬每天忙完功课过后便用大把的时间在写程序、敲代码上面,汪正扬也历来没有把这件事情通知本人的父母。
可后来汪正扬的父亲发现最近一段时间里,他每天都会花大把的时间在玩电脑上,于是找到儿子准备说教一番,可是上前理解后父亲才晓得,儿子并不是在玩游戏,而是在写程序、敲代码。这让父亲感到很不测,也很惊喜,毕竟他们也历来没有给儿子做过什么电脑方面的辅导,没想到他却无师自通。于是,父亲奖励了一台新的电脑给他,让他能够更好地学电脑。
在13岁的那年,汪正扬更是做出了一件震惊网络界的一件大事。假如说8岁那年时的汪正扬写写代码还只是自娱自乐,那么13岁的这一年,汪正扬曾经生长为了一个对互联网具有敏锐嗅觉以及察看度的半专业人士。在平常的冲浪过程中,汪正扬都会对互联网上的软件有所留意,察看他们有哪些中央做得好,有哪些中央还值得改良。在一次偶尔的状况下,汪正扬突然发现,具有极高受众的360网站却存在一个很大的破绽。为了测试本人的察看能否正确,汪正扬花了1元钱买到了360网站上价值2500元钱的东西。
在证明了这一点后,汪正扬也没有动过任何的歪心机,假设是一些心胸不轨的黑客发现了,那么360必定会面临宏大的损失。而汪正扬却立刻将本人的发现通知了网站的担任人,提示他们尽快作出改动,这才让360网站没有遭受过多的亏损。后来,汪正扬受邀参与了2014年的中国互联网平安大会,在参与这次会议的时分,汪正扬还只是一个上初中的学生,这也让他成为了全国范围内年龄最小的“黑客”。
但是,关于“黑客”这个称号,其实汪正扬并不是非常称心,在他看来,黑客常常做一些危害别人网络平安的事情,而他本人却历来、也不想有这样的行为,于是比起黑客这样的称号,他更愿意被人们叫做“白帽子”。初中的时分,汪正扬就读于清华附中,在上学阶段,除了学习文化学问,他不断没有中止过对电脑的学习。高中毕业之后,就曾经有许多家互联网公司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据悉,在参与完高考后,汪正扬并没有继续在国内上大学,也没有选择入职国内企业,而是远赴美国继续进修,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我们都希望这样一个少年天才经过一些系统地学习之后可以有一番成就,继续为国度、社会做奉献。汪正扬的故事通知我们,做人应坚持本人的良知,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是投机倒把的利己分子。要想取得胜利,光靠天赋是不行的,无论有没有天赋,都要付出本人的努力,防止成为“伤仲永”。
如何把男孩的破坏行为引向正途
方法一:精力过剩→在家中为男孩设立一个“宣泄区”
面对男孩精力过剩的表现:好动、喜破坏、喜欢打斗,很多家长常常会苦恼地说:“要是个女孩,应该就不会给我惹这么多麻烦了!”
是的,体内过剩的睾丸素让男孩变成了一个十足的“讨厌鬼”:小女孩们讨厌他们太“暴力”,所以不喜欢跟他们玩;老师们讨厌他们总是给自己捣乱,从而不喜欢他们;家长讨厌他们总是让自己浪费更多的精力,因此对他们直摇头。
其实,老师们不必抱怨,家长也不用无奈,如果教育方法得当,男孩过剩的精力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释放出来。
由于男孩的精力过剩,家长最担心的还是他们的暴力行为,因为他们就像一只好斗的狮子,往往会不计后果地去使用暴力。因此,男孩以及男孩的同伴们,常常会成为医院的常客。
解决男孩的暴力行为,家长最先想的方法就是阻止。然而,这一方*对他们起作用吗?一位幼儿园老师的讲述为我们揭开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一天,我看到两个小男孩拿着木棍当手枪在互相射击,他们的这种行为令我很担心,我真怕这些木棍会伤害到他们。于是,我走过去对他们说:“这些木棍很危险,不如你们去那边玩沙子吧!”
这两个小男孩很不乐意,其中一个小男孩还试图说服我:“老师,我们不会发生危险的,你看,我打他一枪,啪!他倒下了,但他一会儿还会起来的。”
我没有理会他,一直在坚持我的意见:“我不允许你们玩这些木棍,拿过来,这些木棍被没收了!”
两个男孩不情愿地把木棍交到了我手中,但我没走多远,这两个小男孩就跑到学校花丛中,从那些比较矮的树上折了两条树枝,继续玩他们的“射击”游戏。
对于这些体内睾丸素过剩的男孩来说,“禁止”的方法是不起作用的,相反,家长或老师越是“禁止”,他们的暴力行为往往越多。
其实,大约在4岁左右,男孩体内的睾丸素含量要高出女孩很多倍,因此,男孩总是显得要比女孩精力充沛的多。当然,这也是男孩喜欢“暴力”的真正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学家告诫男孩的家长们:你与其禁止男孩的暴力行为,不如“鼓励”他们的暴力行为,因为他们的过剩精力只有得到释放之后,他们才肯静下心来做其他的事情。
当然,心理学家所提的这一建议的可行性,是通过试验证明过的。
在一所小学中,尽管校规明文规定,损坏校内设施以及打斗都要受到惩罚,但那些打破教室玻璃、破坏健身器材,以及打架的行为还是屡见不鲜。其实,作案者多为男生。为了保证学校的财产以及那些男生们的安全,学校决定请心理学家来解决这一问题。
为了证明方法的有效性,心理学家决定通过试验的方式来进行。他将这所小学分为两个区域,并在其中一个区域内设立“打斗区”,另一个区域还像原来一样,用校规来约束学生们的行为。
当然,“打斗区”内也是有规则的:在这个区域内,你可以和对方自由打斗,但一旦对方喊“暂停”,你必须停止暴力行为。
一段时间后 ,“打斗区”慢慢地被这个区域的男生们所接受了,每当他们与伙伴发生矛盾时,他们都会相约来“打斗区”解决。
接下来,令人不可置信的结果发生了:在有“打斗区”的那一区域内,到处都是和谐的景象,就是那些平时最调皮的男生,在“打斗区”发泄完情绪之后,也能认真地听老师讲课了。但在没有设“打斗区”的那个区域内,破坏公物现象、打架现象,还像之前那样频繁。
通过这个试验,心理学家这样分析说,“打斗区”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为它符合那些精力过剩的男孩身体宣泄的需求。在这个“打斗区”,他们可以在休息时尽情地喧闹,以宣泄体内过剩的睾丸素。这样,在上课时,他们才能坐得住,才能积极地与老师合作、配合。
当然,对于男孩的家庭教育来说,家长为男孩在家里设立一个“打斗区”并不现实,但家长可以为他们设立一个“宣泄区”。例如,家长可以这样给男孩制定“宣泄区”的规则:
当你感觉很无聊时,你可以在这个区域里大喊大叫,但你不能毁坏里面的东西;
你可以和兄弟姐妹,或者小伙伴在里面打斗,但你必须注意打斗的武器,不能过尖也不能过硬。也就是说,你可以拿枕头当武器,但不能拿水果刀或扫把当武器;
当你和别人打斗时,当你觉得对方的力量太大,或打斗方式令你不能接受时,你可以喊“暂停”,当然,当对方喊“暂停”时,你也必须停止打斗;
……
男孩就是这样奇怪,当家长告诉他们,暴力和破坏行为是不允许的,你会发现,他们的暴力和破坏行为不但不会减少,而且还会越来越多。所以,家长试图通过“禁止”的方法来减少男孩的暴力和破坏行为是行不通的。
当然,男孩又是规则型的动物,当他们被告知,在某些明确的规则下暴力和破坏行为是被允许的,他们肯定会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去释放他们体内过剩的睾丸素。
方法二:冒险性→把男孩寻求刺激的欲望引向正途
一个10岁的小男孩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
平时,妈妈不允许我骑电动车,她怕我骑得太快会出事。今天,趁爸爸妈妈都不在家,我要好好地过一把骑电动车的“瘾”。
说实话,这还是我第一次在大马路上骑电动车,心里有些紧张,但更多的还是兴奋。我越兴奋,电动车就骑得越快。不一会儿,我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看到前面这么多的人和车,我想把电动车停下来,但由于紧张,我竟忘了刹车在哪里。就在我闭起眼睛等待车祸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已经穿过了十字路口,原来是红绿灯救了我。
我顿时感到很轻松,但我的脑海里却出现了这样一种感觉:太过瘾了,我还想再尝试一下!
由于体内睾丸素的存在,男孩成了这样一种动物:他们强烈地渴望去冒险,希望反复体验那种死里求生的刺激感觉。
当然,受睾丸素的影响,男孩还常常会通过以下行为来寻求刺激感:
他们会不断地挑战自己身体的极限,例如,他们非要爬到树的最顶端,去体验那种随风而动的感觉,当然,最后的结果不是把胳膊摔坏,就是弄得遍体鳞伤;
为了检验是自己的手快还是超市服务员的眼睛快,他们常常会去超市里偷东西,当然,最后还是需要父母来为他们收拾这个“烂摊子”;
为了不断地寻找刺激,他们总是喜欢玩滑翔机、滑板、赛车等带有一定危险性的游戏;
……
面对男孩的这些冒险行为,大多数的家长都会表现得非常担忧而又无可奈何。一位家长曾这样说过:“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保护好儿子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如广告轰炸等,已经是很困难的事情了。除了这些,我们还要时刻盯着他们的行为,以防他们的行为会对自己造成伤害。在现代,当好男孩的家长可真不容易。”
其实,不管是在现代还是古代,因为男孩体内睾丸素的存在,为了避免危险的发生,家长都应该对他们的行为多些关注。当然,家长不可能一天24小时都盯着男孩的行为,所以,解决男孩冒险行为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男孩这种寻求刺激的欲望引向正途。
心理学研究表明,男孩体内过多睾丸素的存在,会使孩子有强烈的寻求刺激的欲望。但他们的这种欲望往往会通过两个渠道发挥出来:一是冒险行为,当然也包括那些带有犯罪性质的冒险行为;二是创造行为,当男孩创造出了令大家都称赞的作品时,他的那种寻求刺激的欲望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其实,如果家长细心的话,应该能够发现:在男孩小的时候,他的冒险性往往都是伴随着创造性表现出来的。
例如,当幼儿园的老师教孩子们四平八稳地摆积木时,大多数的男孩子都会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创造他们的“高楼大厦”。
又如,当他们看完“超人”的动画片后,他们也会把自己创造成“超人”:用画笔在脸上胡乱画上几笔、把床单披在身上,在床和椅子之间“飞”来“飞”去。
既然男孩在冒险的同时,时常会有创造行为出现,所以,如果家长肯定并关注他们的创造行为,那他们的冒险欲望肯定就会减弱。
一位13岁男孩的父亲曾这样说过:
我的儿子有很高的电脑天赋,在为此高兴的同时,我也很担心,因为听儿子的同伴说过,儿子为了满足自己的刺激欲望,竟然利用黑客技术把一家他不喜欢的公司的网站弄瘫痪了。
后来,经过一位朋友介绍,我给儿子找到了一份“兼职”,让他做了一个电脑程序公司的程序检验员。他的主要工作是,想方设法闯入这个公司所编的电脑程序中,以发现他们安全系统中的漏洞。
儿子对这份工作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的工作也得到了公司领导的极大肯定。从此之后,他再也没有用他所掌握的技术在网上干坏事。
看,读懂男孩其实是很容易的,你越是关注他的冒险欲望,他的冒险行为就会越来越多;但如果你关注他行为中的积极方面,例如,在冒险的同时,看到他的创造性,那男孩寻求刺激的欲望大部分都会通过创造行为表现出来。这既减弱了男孩的冒险行为,又增强了创造欲望。当你正在为儿子的冒险行为而苦恼不已时,还等什么,马上去关注并鼓励他们的创造行为吧。
当然,大多数的男孩可能不会像上述事例中那个男孩一样,拥有天才般的电脑技能,但只要家长用心,就一定会发现他冒险行为背后的创造能力。
一个5岁的小男孩在扮“超人”在床和椅子之间飞来飞去时,他的妈妈发现了这一行为,并没有批评他,而是这样对他说:“‘超人’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呀?是帮助别人,所以,小超人,请你帮我把这袋垃圾扔到楼下去好吗?”
听了妈妈的话,男孩真的把自己当成小超人了,“飞”着去帮妈妈扔垃圾了。
对于年龄不大的男孩来讲,在床和椅子之间蹦来蹦去,这属于非常危险的冒险活动,但家长却忽视了男孩这一行为的冒险性,而是肯定男孩把自己打扮成“超人”这一行为的创造性,并且让男孩认识到,“超人”的本质是帮助别人,进而把男孩的这种冒险行为转变成帮家长做家务。
也许有家长会担心,男孩会心甘情愿地与我们合作吗?
关于这一点,我可以肯定地说:一定会!
首先,一般的家长只会发现孩子的冒险性,而忽视他们的创造性,这代表的是家长的一种教育态度,这种教育态度是孩子们所不喜欢的。当然,如果家长去发现孩子的创造性,忽视他们的冒险性,这种教育态度一定能赢得男孩的喜爱。
其次,家长发现男孩的创造性,就等于在肯定他们的创造性。创造性得到家长的肯定,男孩一定会很开心,从而愿意主动与家长合作。就像上述事例中所说的,当妈妈称男孩是“小超人”后,他会很兴奋地去帮妈妈扔垃圾。
方法三:权力欲望强烈→放一定的权力给男孩
男孩喜欢向别人的权力挑战,这在家庭和学校中表现得特别明显。例如,如果一个小男孩想向家长的权力挑战,他就会故意不听家长的话,或者与家长对着干;如果一个小男孩想向老师的权力挑战,他会与老师顶嘴,故意扰乱课堂秩序等。
一位小学老师就曾这样说过:
与安静的女孩相比,我不喜欢那些调皮的男孩子,因为他们总是让我浪费更多的精力。例如,当我指出他们的错误时,他们会跟我顶嘴,而小女孩一般不会这样做;当我宣布一件事情的结果时,他们总会对这个结果持怀疑的态度,好像一定要向我的权力挑战一样。
大多数的小学老师不喜欢男生,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正像上面那位老师所说的,男孩总是向自己的权威挑战,会让自己浪费更多的精力。
然而,老师们对男孩的这种“偏见”似乎是一种不称职的做法,因为他们并不懂得男孩为什么喜欢向老师的权力挑战,以及如何引导男孩的这种行为。
很多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都这样认为,男孩的权力欲和控制欲,与他体内的睾丸素有关。并且,他们还表示,相比之下,体内睾丸素含量更高的男孩喜欢影响和控制别人、喜欢在学校和家庭中处于领导地位、喜欢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
作为家长,我们对男孩的控制欲和权力欲也会有很深的感触:
每个男孩都想成为“山大王”;
他们总是喜欢玩有输赢的游戏;
他们敢于向权威挑战;
……
当我们了解到这所有的一切都是由他体内的睾丸素而引起的时,就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帮助男孩正确地使用睾丸素的力量。当然,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该具体了解一下这种神秘的力量。
睾丸素的力量是神奇的。一位认同这一观点的商业男士如是说——
在一次谈判中,这项议程对我不是很重要,输赢都无所谓。但在那种紧张而又充满竞争气息的现场,我觉得体内有一股神奇的力量,他促使着我去努力争取这项议程。
最后,我赢利了这项议程,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原本并没有打算要得到这种结果。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睾丸素的力量是本能的。就像上面这位男士所说,本来他并没有打算要赢得这项议程,但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下,睾丸素的力量却本能地促使他去这样做。
另外,语言学的研究也表明,男性与他人进行争论的目的,不在于争论的内容,而在于由谁在控制局面。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结论:
※当男孩与家长作对时,他的根本目的并不是要让家长生气,而是想由自己来控制局面。
当然,由这个结论我们也可以总结出一个教育男孩的好方法,那就是——放一定的权力给男孩。
一位家长这样分享他的经验:
别的家长都抱怨自己的儿子爱顶嘴、不听话,我家儿子之前也有这种坏毛病,但自从我从书上了解了男孩的权力欲和控制欲之后,就不再试图强迫他必须听从我的安排,而是让他自己决定他要做什么,或怎么做。
例如,到了快睡觉的时间,我不再命令他:“快睡觉了,赶快去洗澡!”而是让他自己决定睡觉的时间:“你来决定睡觉的时间吧!”
当儿子渐渐长大后,关于每天给多少零花钱、放学后几点回家、要不要做家务等,这些都由儿子自己做决定。当然,在他做决定之后,我会让他看到事情的利和弊。
现在,我的儿子不但不会与我顶嘴、作对,而且在自己做决定的过程中,他还养成了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在与别人相处的过程中,男孩最关注的事情就是谁做主,自己是否能控制局面,这一特点都是本能地受到他体内睾丸素的影响。因此,在生活中,家长放一定的权力给男孩,就像上面那位家长所说的,让男孩决定自己的一些事情,例如,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等。这既能满足男孩一定的控制欲望,引导他们学会与家长合作,在此过程中,还能促使他们养成理智思考的好习惯。